2014年1月17日 星期五

最後的晚餐立聖典 耶穌葡萄酒在台現身


     文/楊咩咩

    葡萄酒被視為上天的恩賜。聖經裡有耶穌在婚禮中施行把水變成美酒的神蹟;著名場景「最後的晚餐」中,耶穌拿起葡萄酒說:「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,你們每逢喝的時候,要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我。」這個儀式,也成為日後教會以不到10毫升的葡萄酒,進行領聖酒的聖禮。


    葡萄酒在近代經由自由貿易發展出千萬種口味,回頭想一想,兩千多年前耶穌喝的、立下聖典的葡萄酒,是怎樣的風味?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(2013/12/20~12/26  No.1870時報周刊)


     台灣部分教會近年開始使用一款中文叫做「聖餐酒」的Kinor Sacramental Sweet Red。這支來自以色列的酒,以Carrignan品種釀造,特色在於,製酒過程絕對遵照《舊約》古法,也就是耶穌立《新約》那個時代喝的酒,是這麼釀造的。


    為了確保猶太民族與上帝的親密關係,以色列實行了「潔淨食物(Kosher)」制度。葡萄酒釀製必須遵守此規定:葡萄樹齡要有4年以上;因上帝創世界第七日安息,所以每隔7年葡萄園得休耕;由成年猶太男性教徒以猶太教認可的工具釀造;外來者進入廠房時,不能觸摸物品,甚至被規定必須走在走道正中央,避免跌倒時碰到任何器具。


    種種嚴格規範,是為了確保酒款在宗教與精神上的「全然潔淨」,因此雖未有一定成規,但台灣部分要求較嚴謹的教會,認為只有如此才能出產真正的潔食葡萄酒,所以選用了這款以色列酒為聖禮酒。


    以色列其實遠在公元前就有葡萄酒釀造紀錄,但該國酒在國際市場能見度不高,因猶太地區長期戰火顛沛,缺乏穩定的農業發展環境;且於回教國家管轄下,禁酒政策也中斷以色列葡萄酒發展。


    19世紀下半葉,成功的外國猶太裔商人回祖國投資,大量外資與技術流入後,以色列釀酒技術大為提振。但因文化上的堅持,聖禮酒依舊尊崇古法打造,且是用糖分高的遲收葡萄釀造,喝起來很甜,讓祂的老少子民容易入口。


    台灣接觸到耶穌之酒,主要因宗教上的理由,雖此酒口味和當今主流葡萄酒不同,但自2009年引入後,每年在台灣賣出千餘打以上。這不啻是老天在為有些太迷信名牌的台灣葡萄酒市場,另開一扇窗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