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

酒界新生 巨峰葡萄釀出大和味


      文/楊咩咩

     色澤紫黑、果粒碩大的台灣巨峰葡萄名揚國際,不過,福爾摩沙把「葡萄之王」種得又飽又甜,卻沒能以此釀出葡萄酒。


    和習慣看到的肥美食用葡萄相反,愈好的釀酒葡萄,其實像葡萄乾一樣皺巴巴。乾扁扁的葡萄,表示果實裡鎖住的是釀酒精髓的糖,又大又水的巨峰,反而不適合釀酒。


  特殊的是,日本已突破此限制,用巨峰釀出了葡萄酒。


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(2014/1/24~2/6  No.1875~1876  時報周刊)


  由台灣種出名聲的巨峰,品種源自日本。九州北部福岡縣中央的耳納連山,是巨峰葡萄的開植地。巨峰由日本農學者大井上康,以母本Ishiharawase雜交Centennial後,在1940年誕生,剛開始因容易脫粒,無法被廣為種植。


  日本巨峰研發出來十幾年後,依耳納連山為生的田主丸農夫發展酪農業失敗,轉而摸索巨峰。


  1699年開設、有3百多年歷史,製造清酒的若竹屋酒造廠第12代主人林田博行,特別聘請了大井上康傳人越智通重,解決脫粒問題,讓巨峰大面積種植。栽培方法確立後,博行的兒子、13代酒莊老闆林田傳兵衛,1972年正式設巨峰酒莊,接棒父親普及巨峰的意志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日本歷史最悠久的巨峰酒莊)

  傳兵衛的貢獻在於,經一再實驗後,可以不用混合其他葡萄品種,百分之一百地用巨峰釀成葡萄酒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釀造巨峰葡萄酒的橡木桶)


  傳兵衛很清楚,日本不可能模仿歐洲風土,種出一模一樣的釀酒葡萄;另一方面,也心疼採摘過程受傷而賣相不好的巨峰。傳兵衛想,外國不少好酒口味厚,不太適合偏淡的和食,而巨峰釀成酒一直有貧瘠清瘦問題,可缺點可能就是優點,因正適合淡味和食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巨峰屬口味清瘦淡薄之酒。)

  於是傳兵衛開始專攻搭配日食、尤其為佐餐懷石料理的巨峰葡萄酒,釀成酒款後,開啟了商機,也振興當地農業。


  位於耳納連山坡,這個至今最古老的巨峰酒莊,擁有自己的葡萄園、釀酒廠、酒窖,最重要的是,因巨峰與日人有感情連結,人們願不遠千里來嚐一口。
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巨峰酒窖與莊園)
  
    巨峰釀出的酒是什麼滋味?歐吉桑、歐巴桑們發出「ㄋㄟ~」的發語聲。畢竟祂雖在日本最古老,卻是葡萄酒界新生,飲用的趣味高過口感追究。


    台灣約50年前自日本引進巨峰,經不斷改良,市佔9成以上鮮食葡萄市場,其中「貓眼」回銷日本時,還造成瘋狂搶購。有台灣味的巨峰,若也能在本土釀成葡萄酒,該多麼有滋味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被森林包圍的巨峰酒莊)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