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

自由主義之戰 江宜樺乾出走味的滋味


     
    文/楊咩咩


    行政院長江宜樺是台灣知名自由主義學者,但是否名實相符,在318太陽花學潮中受到嚴厲的挑戰。





    立法院被太陽花學生佔領時,議場內掛了一大幅學生創作。

    他們在江宜樺人物畫旁問了一個問題:「江教授!您還記得嗎?」隨後寫下江留於20053月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》、在「抗議、暴力與民主政治」座談會上的親口講話,「如果一個體系宣稱自己是民主體制,但是它對成員的訴求沒有認真回應, 那麼抗議是有正當性的,哪怕是暴力的抗議。那個抗議正當性的多寡,就與體系麻木不仁的程度成正比。」





   當年認為若政府麻木,哪怕是暴力抗議都有正當性的江宜樺,卻在太陽花學潮中,成為323學生佔領行政院流血驅離時的下令者,於是學生質疑其言行不符。




   面對挑戰,江宜樺說,「當大學教授可以覺得,佔領行政院沒有什麼關係;做為行政院長,不是為了個人、是為了國家,所以才要驅離。」


    江宜樺的辯駁,顯現其在意。只是,相較於議場外掛上的已故台大校長傅斯年,於1949年「四六學潮」中,對軍警說,「我有一個請求,你今晚驅離學生時,不能流血,若有學生流血,我和你拚命。」海報,鮮見同樣是自由主義者,學子對江宜樺的歷史定位,恐已有心證。





   江宜樺本人並不懂酒,但因交際酬祚,多少用酒。他曾連續兩次在由其擔任主人的餐會上,運用了智利酒 Porta Reserva Cabernet Sauvignon。雖非親自挑選,此酒卻意在言外地透露了閣揆處境。






    Porta Reserva Cabernet Sauvignon 宣傳詞上,標註此酒:「清澈的紅寶石和紫羅蘭深沉的紅,果香明顯,帶有濃郁的薄荷、青草和梅子等多變化的氣味;酒體飽滿,口感柔順具有高雅的香草味,在法國橡木桶中陳年,使整體口感十分協調。」其後附註:可搭配口味較重的料理


  只是,江宜樺用此酒時,搭配的都是海鮮。


  厚質的紅酒配海鮮,如果不是有高超功力、或極佳運氣,那麼常會使酒味被封住,不但飆不出該有的勁道,有時還和海鮮互斥出腥味。


  非常湊巧地,江宜樺連兩次用此酒都是這樣的結局。


  江宜樺酒量不好,但有酒勢,前面幾杯乾杯沒問題。只是,不知道他一口灌下後,有沒有喝出,這支閣揆常用酒,雖酒質雄厚,但在關鍵時候,作出錯誤搭配的決策,便要留下令人遺憾的滋味。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