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楊咩咩
隨著富了起來,中國近幾年紅酒市場快速成長。根據波爾多國際葡萄酒及烈酒展覽會(Vinexpo)的紅酒報告,2013年中國消費紅酒18.65億瓶,比2008年消費總額增長136%,再成世界喝紅酒增長率最多的國家。
這個把一口乾掉傳統五大酒莊名酒當為實力、身份象徵的新葡萄酒市場,近年出現了一支「毛澤東葡萄酒」。
此酒用的是波爾多圓肩式深綠色酒瓶;酒標上顯示酒名為GOLD
MEDAL DIWANG;品種為好酒基本骨架Cabernet Sauvignon。特別的是,洋式的品名,卻配了一幅俱有古風的中國山水水墨畫。
既中又洋的「毛澤東葡萄酒」是什麼酒?此款酒出場的基本台詞是,這酒依照毛澤東「我國也能自己製作紅酒吧?」之命令所造,「眼前這支是僅剩為數不多中的一瓶。」
為了佐證此酒身份特殊,毛澤東酒的瓶身後方,附有中文解說標籤。其上顯示,「中國第一瓶干紅酒」與「1985年珍品・專供中海供應處」。
「中國第一瓶『干』紅酒」中的「干」,意即「乾」,指的是乾澀之意。外國人所指紅酒的Dry味,在東方被解讀為乾、澀。由於Dry一般被認為是好酒的基礎口感,因此此說明在強調,此酒是中國最早的波爾多式、「Dry」的好紅酒。
而「1985年珍品・專供中海供應處」的「中海」,就是中國政權最高指揮中樞中南海所在地的「中海」湖。「中海供應處」指的是湖畔迎賓館;加上註明是「專供」,表示這是招待高官貴客的酒。
有趣的是,此酒請出「毛澤東」加持,但毛澤東與葡萄酒的淵源如何?
1945年重慶國共和談時,蔣介石曾端著盛滿紅葡萄酒的高腳酒杯說,「歡迎毛先生的到來,乾杯!乾杯!」毛澤東回敬,「我以中共中央主席的身份舉杯,為我們國共雙方儘快達成和平建國的協議,乾杯!」
1952年,毛過59歲生日,他當著私人醫生面前說,「王醫生,來,乾杯,今天是我生日。」
1962年春節,他用辣椒、苦瓜、豆豉,和葡萄酒,宴請末代皇帝溥儀,關切其再婚。
毛雖偶留請名人喝酒的紀錄,但實際上他酒量不好,其保健醫生徐濤曾說,毛澤東「不能喝酒,喝一盅葡萄酒就會面紅耳赤。」
不能吃酒的毛澤東,是否真下命令製酒?就算是真的,目前市場上露面的,是否就為當年毛澤東下令做的酒?
吃遍世界的電腦建築家坂村健從毛澤東葡萄酒的「口味」回答了這個問題,「有點像是直接把酒精灌入白濁葡萄汁的味道。」他指,在假酒猖獗的中國,常有在老瓶子裡裝上便宜的酒再拿出來賣的事,這樣的酒喝起來沒有什麼個性,但你也不能說那是「假」的。
中國酒市贋品充斥,不過,真假難分時,有毛主席撐腰的此酒,是會讓人多添興味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